海南“筑梦公益 普法先行”普法云直播宣讲禁塑和预防噪音污染法律法规
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翟小功 通讯员 谢芳
近日,海南播出第19期“筑梦公益 普法先行”普法云直播,邀请海南法立信律师事务所律师、合伙人高俊解读《环保禁塑 防治噪音污染 建设生态宜居的海南自贸港》,引导公众更好地理解塑料污染和噪声的危害,了解减少塑料使用和降低噪声的具体方法,倡导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。
直播中,高俊首先明确了“禁塑”和“噪音污染”的概念,介绍了塑料、噪音污染的危害以及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律后果,并对如何减少使用塑料制品、防治噪音污染给出建议。
高俊特别说道,海南省人大常委会2020年2月10日颁布了《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》,明确在本经济特区内禁止生产、运输、销售、储存、使用含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袋类、一次性餐饮具类等。
“根据该规定,不仅是生产、运输、销售、储存环节,违规使用或提供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主体,也将受到处罚——对经营者,没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,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;对零售摊贩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。对非经营的单位和个人,经批评教育;拒不改正的,没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,对单位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;对个人可以并处50元以下的罚款。”高俊说。
本期直播由省司法厅、团省委、省生态环境厅等单位联合主办。今年的普法云直播活动计划围绕不同主题陆续播出30期,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海南“八五”普法规划,有效提升公民法治素养,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,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营造良好法治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