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业性噪声的危害及防护
职业性噪声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,使人感到烦躁不安的,不同频率和强度的,杂乱无章的声音。
◆噪声对人体器官会造成危害
专家表示,噪声对人体的多种器官系统都可能造成危害,主要包括对听觉系统造成的特异性损伤和对睡眠、精神、神经、心血管等系统的非特异损伤。
1.听觉系统损伤
劳动者在强噪声环境中,会引起听觉疲劳;长时间暴露后,听觉疲劳难以恢复,甚至会造成职业性噪声聋。职业性噪声聋是指人们长期接触职业性噪声后发生的一种缓慢的、进行性的感音性听力损失,是噪声引起的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。发生职业性噪声聋的原因与噪声强度、接触时间长短,以及个体素质有关,如在同样噪声环境工作,每个人听力损害程度不一。
2.对睡眠的干扰
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,断续的噪声比连续的噪声影响更大,夜间噪声比白天噪声影响大。老年人和病人对噪声干扰非常敏感。当睡眠受到噪声干扰后,工作效率和健康都会受到影响。
3.心理影响
噪声引起的心理影响主要是情绪不稳定,表现为烦躁不安、激动、易怒等。因此,往往会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。另外,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会使人不易察觉一些危险信号,从而造成工伤事故。
4.对心血管的影响
有研究表明职业性噪声能使人的心跳加快,血压升高,导致心律不齐,血管痉挛,引起高血压和冠心病。
◆职业性噪声的防护尤为重要
目前,职业性噪声聋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,所以加强预防和积极的采取听力防护措施尤为重要。主要措施有:
1.认真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。做好岗前、岗中、离岗时听力检查,及时发现噪声敏感和早期听力损失者。
2.控制噪声源。可以从机器设备、工程建设、生产工艺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,消除噪声源,降低噪声强度,限制声音传播。
3.加强个人防护。为从事噪声作业的劳动者,发放听力防护用品,劳动者应坚持佩戴耳塞、耳罩等听力防护器。同时,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的指导与培训,以保障劳动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以及劳动者防护意识的提高。